东汉(公元25年~220年),共196年,东汉十四位皇帝分别是: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
|
1.东汉之郡国 |
东汉初,汉光武帝(刘秀)考虑到连年战争、国空民虚的情况,为减少官役,与民休息,对郡、县曾大加并合。《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六年(公元30年)并省四百余县,约相当于当时县数的四分之一;继而累并郡、国十三个,占当时郡、国总数的十分之一强。以后,又遵西汉之制,至汉顺帝(刘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共有郡、国一百零五,并成为较稳定的行政区划,直到东汉末。 |
|
2.东汉之县 |
汉顺帝(刘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时,全国一百零五个郡、国,下辖一千一百八十个县、邑、道、侯国,较西汉末几乎少去三分之一。 |
|
⒊东汉之州 |
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于汉平帝(刘衍)元始四年(公元4年)废除朔方、司隶两部,全国变成十二州;据《尧典》中无交趾而有“宅南交”的话,改交趾为交州;据《禹贡》中有雍州、无凉州,改凉州为雍州。 |
汉光武帝(刘秀)曾恢复西汉旧制,复置司隶部,仍分天下为十三部,复改雍州为凉州。但不久,在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又参用王莽之制置州。以后东汉的州制与西汉有以下不同:降司隶校尉部为全国十三州之一;废朔方,归入并州,改十三州为十二州;改交趾为交州。诸州设州牧一人。 |
州或都护 |
治所 |
所辖郡或国 |
古名 |
今地 |
司隶 |
洛阳 |
河南洛阳东北 |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弘农郡 河内郡 河南郡 河东郡 |
冀州 |
鄗县 |
河北柏乡县北 |
魏 郡 钜鹿郡 渤海郡 |
常山国 中山国 安平国 河间国 清河国 赵 国 |
幽州 |
蓟县 |
北京市 |
涿 郡 代 郡 上谷尹 渔阳郡 辽西郡 辽宁郡 |
玄菟郡 乐浪郡 广阳郡 右北平郡 辽东属国 |
并州 |
晋阳 |
山西太原西南 |
太原郡 上党郡 西河郡 五原郡 云中郡 |
定襄郡 雁门郡 朔方郡 上 郡 |
凉州 |
陇县 |
甘肃清水北 |
陇西郡 汉阳郡 武都郡 金城郡 安定郡 北地郡 |
武威郡 张掖郡 酒泉郡 敦煌郡 张掖属国 居延属国 |
益州 |
雒县 |
四川广汉 |
汉中郡 巴 郡 广汉郡 蜀 郡 犍为郡 牂牁郡 |
越巂郡 益州郡 永昌郡 广汉属国 犍为属国 |
交州 |
龙编 |
越南河内东 |
南海郡 郁林郡 苍梧郡 交阯郡 合浦郡 九真郡 日南郡 |
荆州 |
汉寿 |
湖南常德市 |
南阳郡 南 郡 江夏郡 零陵郡 武陵郡 桂阳郡 长沙郡 |
扬州 |
历阳 |
安徽和县 |
九江郡 丹阳郡 豫章郡 吴 郡 会稽郡 庐江郡 |
寿春 |
安徽寿县 |
合肥 |
安徽合肥 |
豫州 |
谯县 |
安徽亳县 |
颍川郡 汝南郡 梁 国 沛 国 陈 国 鲁 国 |
徐州 |
郯县 |
山东郯城县 |
东海郡 广陵郡 琅邪国 彭城国 下邳国 |
青州 |
临淄 |
山东淄博市 |
平原郡 东莱郡 济南国 乐安国 北海国 齐 国 |
兖州 |
昌邑 |
山东金乡西北 |
陈留郡 陈 郡 泰山郡 山阳郡 济阴郡 |
任城国 济北国 东平国 |
西域都护府 |
它乾 |
新疆新和县 |
|
|
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改州牧称为刺史,秩六百石。 |
东汉的刺史与西汉的刺史相同之处是,刺史常以每年八月巡察所部郡国,录囚徒,课殿最。不同之处是,东汉的刺史,权力有所扩大,一州之事,刺史可全权处理,刺史遂由监察官员而变为拥有实权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有一定治所,常于每年八月出巡,岁末遣计史诣京师禀报刺史本人则无需亲入京师。刺史弹劾郡县守令则不必经过三公,而权归刺史,刺史往往派从事为耳目,竟至掌握二千石高官进退的大权。剌史仿将军府设置了官属僚佐,有长史、司马、东曹掾、诸校尉等。 |
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朝廷为有效地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于中平五年(公元189年)改州刺史为州牧,命朝中九卿任州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逐渐成为郡、县以上的一级机构。此时全国设十二州、一百零五个郡国。 |
刺史改为州牧后,在性质上已是地方行政长官,州牧郡守握有军、政、财大权,又有广大众民,实力自然雄厚,遂使中央徒有虚名,中央集权走向了地方割据,州、郡(或王国)、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遂以形成。于是,东汉末年,州由虚的行政监察机构变为一级行政区实体,全国的行政区划由虚的三级制演变为实的三级制,由郡(国)—→县制演变为州—→郡(国)—→县制,中国的行政区划开始出现州—→郡(国)—→县三级制。 |
汉灵帝(刘宏)中平五年(公元189年),州刺史为州牧,“州”开始成为一级行政区实体。自此,中国的行政区划进入到州制的新时期,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唐初,州一直成为中国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时间延续了四百年左右。 |
东汉末,曹操又倡复“九州说”,废幽、并两州,合入冀州;省去司隶校尉部和凉州,并为雍州;弃交州,分入荆、益两州。全国仅有兖、豫、青、徐、荆、扬、冀、益、雍9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