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历史广场 灯下杂谈 关于本站 激情留言        
相关文章
唐朝中央官制
五代十国中央官制
两宋中央官制(1)
两宋中央官制(2)
辽朝中央官制
金朝中央官制
元朝中央官制
明朝中央官制
清朝中央官制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广场 >> 隋唐五代 >> 正文
 
五代十国中央官制

  朱温篡唐,唐代灭亡以后,中原地区先后建立过五个封建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东南、南方、西南以及代北之地,先后建立起10个小小的割据政权,合称十国。五代统治的时间共五十四年(公元907~960年)。
  由于五代十国天子或国王大都从藩镇节度使起家,所以他们原来的幕职往往成了新政权的骨干,而前代遗老多半只是给他三师、三公或台省官的虚衔。此外,对那些立功将士,往往以官爵名号为赏赐,这些情况一直延伸到北宋,并且成为北宋官冗职繁的一个历史渊源。
 
  ⒈五代的三师、三公
  五代十国官制大体沿用唐制,但废置不常,比较混乱。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仍为闲职,一般由亲王担任,不常置。但宰臣常加官三师或三公。
 
  ⒉五代的三省六部
  所谓三省,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其中,中书省正职为中书令,副职为中书侍郎;门下省的正职长官为侍中,副职为门下侍郎;尚书省正职长官为尚书令,副职为左右仆射。
  三省六部制度是一种非常完善的制度。中书省主管“发令”,如果遇到了国家大事,皇帝先要和中书省商议对策,等决议之后由中书省起草诏书,再由皇帝画敕后成为正式的诏书,然后发给门下省。门下省是主管“复核”的单位,接到从中书省传过来的诏书,门下省要认真核查,如果复核通过,则由门下省长官签字生效,转交给尚书省开始执行。如果不能通过,则由给事中批注后返还中书省,称为“涂归”。中书省拿到返还的诏书后只能重新拟定,因为没有门下省长官签字的诏书不具备法律效力,无法执行。诏书通过门下省之后,就到了尚书省那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左仆射掌吏、户、礼三部,右仆射掌兵、刑、工三部,这是实际执行部门,具体是那个部门的事务就交由那个部门处理。
  唐朝初年,三省正职长官都由正二品的文官担任,并为宰相。但自中唐以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正职长官往往会作为对节度使的加官,不再实授,而尚书省更是因为李世民在登基之前曾担任过尚书令的缘故,从此就不再授予他人。这样一来,宰相就由三省副职长官及各部尚书、侍郎或其他官员加领同平章事者担任。同平章事,它的全名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是商议处理国家事务的意思,只有加了这个名号的大臣,才被视为宰相。但这仅指朝官而已,地方节度使加平章事或侍中、中书令等职,称为使相,虽然荣耀,但没有实际意义。
  五代与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差别如下:㈠唐代尚书令长期空置,五代尚书令一职不再避讳,可以作为加官授出。比如,后梁不但设尚书令,而且定为正一品,并将唐之尚书左右丞改为左右司侍郎;后唐于尚书省设左右仆射及尚书左右丞,六部尚书,各部分司办事,割据湖南的马殷和割据荆南的高季兴都曾被加官至尚书令。㈡后梁设中书门下平章事,改司政殿为金銮殿,设金殿大学士。㈢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品级也比唐朝高,唐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和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在唐代宗以前均为正三品,后晋时中书令和侍中均为正二品,左右常侍从从三品升为正三品,门下侍郎从正四品升为正三品。
 
  ⒊五代的监察机构
  在三省六部之外,还有一个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但不常设,五代中仅有后唐天成年间李琪实任过,其后不除,所以多数情况下,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中丞,下设侍御使、殿中侍御使、监察御使等职,主管纠察、弹劾百官事务,类似于现在的检察院。
 
  ⒋五代的枢密使、宣徽使
  三省六部是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除此之外,还设有诸多使职,典型的如枢密使、宣徽使等。枢密使是唐代宗年间设立的主管军政大权的官职,以宦官掌枢密,以后掌权的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甚至废立皇帝,至唐末一直由宦官担任。唐末朱温杀宦官,改用士人任枢密使。
  五代在中枢机构设枢密院,枢密使职责和唐代变化不大,只是改为由大臣担任。㈠梁开国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改枢密院为崇政院,改枢密使为崇政使,以亲信大臣敬翔为崇政院使,列班在宰相之上,是国内的首席大臣。三年(公元909年)改思政殿为金銮殿,置大学士一员,以崇政院使敬翔为金銮殿大学士。㈡后唐灭梁后,庄宗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复改崇政院为枢密院,设枢密使,副使,常以宰臣兼任枢密使,仍为国内的首席大臣。以郭崇韬、张居翰为枢密使,其中郭崇韬兼领宰相,仍为国内的首席大臣。㈢后晋曾废枢密院和枢密使,以宣徽使代之,但不久又恢复枢密院。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命司徒平章事范质、礼部尚书平章事王溥并参知枢密院事。
  宣徽使是唐末设置的官职,分南、北二院,以南院为先。宣徽南、北院使主管宫内诸司及郊祀、朝会、宴饮等事务,为宫廷事务总管,并能参与军国大事,权势极重,其地位略低于枢密使,等同于节度使,是朝中要员,多由皇帝亲信或外戚担任。除枢密使及宣徽使外,常见的还有皇城使(宫廷守卫)、客省使(皇家礼宾)、飞龙使(管理马匹)、武德使(后期皇城使)、庄宅使(管理京畿官田)等使职。
 
  ⒌五代的三司使
  五代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使职,即三司使。三司使的出现是五代官制的一项重大突破,其余中央官员,基本沿用唐制。
  三司是户部、度支、盐铁三个财政部门的统称。唐代这三个部门各自设有长官,分别掌管赋税征调、财政收支、盐铁之利,对判三司事的宰相负责。
  大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昭宣帝将朱温任命为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使,这是三司使之名的第一次出现,但朱温并未接受。
  第二年,朱温篡唐,历史步入了五代,随后朱温建立建昌院,使其执掌天下钱粮、盐铁、度支等事,以养子博王朱友文判院事,这可以看作是三司使的前身。李存勖灭梁后,废建昌院,先置国计使,随后又将三司事务归于租庸使之下,但仍没有给三司使正式定名。
  直到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公元930年),李嗣源第一次将这三个部门统一起来,任命张延朗为三司使,从此三司职权合而为一,成为了全国最高财政长官,并直接对皇帝负责。三司使因为掌握着全国的财政大权,所以地位非常高,成为朝中仅次于宰相和枢密使的要员,被称为次相或亚相。
 
  ⒍五代的禁军和地方军
  五代军事官制名目繁多,时有改变。如后梁在京城设左右龙虎军、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左右龙骧军等,均以亲王为军使。后唐在京城设严卫左右军、捧圣左右军等。后晋又设护圣左右军,后周设龙捷左右军、虎捷左右军等。后周时还设有殿前都指挥使、水陆都部署、殿前都点检等高级军官,掌握军事实权,宋太祖赵匡胤在“黄袍加身”前即任后周殿前都点检。但,五代军队的主体可分为禁军和地方军两大类:
  ⑴五代的禁军系统
  五代的禁军系统要从后梁说起。朱温篡唐时,虽然名义上兼领二十一道,但实际上归他直属的只有宣武(汴州)、宣义(滑州)、天平(郓州)、护国(蒲州)四镇兵马,他就以这四镇兵马建立禁军,最初称“元从亲军”,并以元从都押衙刘鄩为都指挥使。其后随着兵力增多,朱温因循唐制,于次年建立左右龙虎、左右羽林、左右神武、左右天兴、左右广胜、左右龙骧等军,为六军十二卫,以亲王为军使,以重臣张全义判六军诸卫事。其中最为核心的那支“元从亲军”改称为“侍卫亲军”,这是侍卫亲军在五代的第一次出现。
  后梁禁军中又分马步军,各设马步军都指挥使一名,也称统军。从统军开始,向下为“厢、军、指挥、都”等编制序列,如某统军下分左右厢、某厢下分第几军,某军下分若干指挥,某指挥下设若干都,到“都”这一级就是最低编制了,大约在一百人左右。当然也有特例,如南汉末年专为下海采珠而设立的“媚川都”,就有八千人的编制。
  李存勖灭梁后,将崇政院撤消,建枢密院,主管军国大事,但不统军。军队的最高统帅仍为蕃汉马步总管,此时该职由兼领幽州节度使的名将李存审担任。侍卫亲军也被撤消,李存勖在原有亲军“帐前银枪都”的基础上自建“从马直”作为天子亲军。但是到了李嗣源称帝后,由于此前他已接任李存审为蕃汉马步总管,所以在登基之后就撤消了这一官职,并在次年重设了侍卫亲军。此后侍卫亲军司就逐渐发展起来。
  到了后晋年间,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被升为最高统兵官,统领全部禁军,设都指挥使一名,下设副都指挥、都虞候各一名。侍卫亲军又分马、步军,建制与上级单位相同,下分左右厢,皆有军号,厢下分军,下分若干指挥、若干都。到这个时候,侍卫亲军司已经成为了统领全国禁军的正式机构,而且侍卫亲军的规模的扩大,已经开始担负起更多的责任,不但要戍守京城、征讨叛乱,甚至要出镇地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也逐渐的加强了,而六军诸卫制也因此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后汉年代较短,基本上因循晋制,当时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已身在顾命大臣之列,职权越来越重,那么就有必要对这一机构进行制衡,所以到了后周年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禁军系统,即“殿前司”。
  关于殿前司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宋人叶梦得称:“殿前军起于周世宗”。这个说法显然有误,因为根据《资治通鉴》记载,郭威在临死前,特意将殿前军都指挥使李重进找来参拜柴荣,这说明早在柴荣继位之前就已经有了这个机构。而近代有学者认为殿前军起源于后晋年间甚至更早,因为在史料中曾见过“天福(后晋年号)初,累遣奉德军校,再转殿前散指挥都虞侯”这样的记录,但实际上,即便类似史料记载无误,或是真有类似官职存在,但似乎也很难得出殿前军早在后周前就存在的结论,因为在晋、汉所有重大事件中,都找不到有朝廷大规模征调殿前军的记录。如果殿前军真是作为高级别禁军建制单位存在的话,在那个战乱多发的年代,不太可能留不下证据。以此推测,殿前军的真正设立,很有可能是在郭威时代中后期,而成熟期则必然是在柴荣时代。
  柴荣继位后,后周即遭北汉入侵,柴荣率军御驾亲征,随后爆发高平大战,这其中就有殿前军的参与,应该能断定此时的殿前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高平大战胜利后,柴荣趁机下诏“广募天下勇士,不问来历,由各州县直接送往开封,编为殿前诸班。”编成了一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的优良部队,至此,殿前军军威大振。
  殿前军起先设都指挥使一名,后改为殿前都点检,其下设副都指挥使(空缺)、都虞候各一名,再分各军指挥使,与侍卫亲军基本相同。首任殿前都点检由郭威的女婿张永德担任,列班在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之下。但由于当时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是与柴荣争夺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所以柴荣对他有所猜忌,进而通过扶持张永德的势力而打压李重进,使张永德在军中的地位急剧攀升。可是到了公元959年,柴荣在北伐契丹的过程中突然生病,不得已只好撤军,不想却在撤军途中捡到一块“点检作”的牌子(此事存疑),于是匆忙决定罢掉了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转由时任殿前都指挥使的赵匡胤接任。当年六月十九日,柴荣病逝。次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五代乱世从此成为了历史。
  ⑵五代地方军队
  地方军是各地藩镇统属的军队,负有对外防御及稳定地方的责任,也有协同禁军作战的义务。不过由于唐末以来,节度使权力过大,地方军队都是由节度使招募而来,所以直接听命于节度使。地方军队的统帅为节度使,下设押衙、虞候、兵马使等将佐,其规模大小取决于藩镇的大小以及财力的强弱。五代中前期,藩镇势力极为强大,曾多次对中央构成威胁,到后晋年间,虽然也时有叛乱发生,但破坏程度开始减弱。而柴荣在高平大战获胜后,已经基本将这种形势扭转过来。
  
  ⒎十国官制
  十国官制大致也是依仿唐制,其中有的虽然臣服于中原,但在其国内仍然是独立的王朝。其省、台、寺、监等官署基本具备,设官也有同平章事、尚书、侍郎、枢密使、翰林学士及郎官、御史等等。有的在同平章事之外还有丞相等官。如吴国有大丞相,楚、吴、越有左右丞相,吴、南汉有参知政事。吴越有参相府事。大概都是相当于宰相的职称。
 
QQ:447491958 Emal:4474919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