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历史广场 灯下杂谈 关于本站 激情留言        
相关文章
明宪宗朱见深后妃简介
爱新觉罗皇太极后妃简介
清顺治皇帝福临后妃简介
清康熙皇帝玄烨后妃简介
清雍正皇帝胤祯后妃简介
清乾隆皇帝弘历后妃简介
清嘉庆皇帝颙琰后妃简介
清道光皇帝绵宁后妃简介
咸丰帝奕宁皇后钮祜禄氏
咸丰帝奕宁贵妃叶赫那拉
同治帝载淳皇后阿鲁特氏
清光绪皇帝载湉后妃简介
清宣统皇帝溥仪后妃简介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广场 >> 元明清 >> 正文
 
爱新觉罗皇太极后妃简介

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哲哲
 
邬倩倩饰演的哲哲
  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哲哲,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系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斯女儿,生於万历二十八年四月十九日(1600年),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四月,嫁给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 。
 
  1632年(天聪六年)皇太极废除“与三大贝勒并座”旧制,开始“南面独坐”。为正其名份,开始册封后宫福晋,哲哲成了后金第一夫人,称中宫大福晋。1636年四月十一日(崇德元年),皇太极 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国号由后金改为清,当了皇帝,正式册封五宫后妃,哲哲被册封为清宁宫中宫皇后。哲哲其父莽古思死後追封为和硕福亲王,立碑於墓,封其母大妃为和硕福妃,使大学士范文程等册封。

  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因她恪守妇道,从不妒忌,生活得平平安安。哲哲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特殊的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太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极为优厚。

  哲哲皇后无子,生有3女,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崇德八年(1643)八月,皇太极崩。哲哲皇后在关键时刻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立侄女庄妃所生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福临继位後,尊哲哲为皇太后。哲哲皇太后和顺治帝一起进驻北京。

  哲哲皇太后薨于1649年四月(顺治六年),享年51岁。第二年将其梓棺运至沈阳,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即今沈阳北陵。顺治皇帝为哲哲皇太后撰了祭文,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即史称之为“孝端文皇后”。


爱新觉罗皇太极庄妃——布木布泰
 
孝庄文皇后画像
  爱新觉罗皇太极庄妃——布木布泰,姓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名布木布泰,也译作本布泰,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宰桑的女儿。是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生于1613 年(明万历四十一年),逝于1688年(清康熙二十六年)。

  在清朝初年,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为了笼络骁勇善战的蒙古科尔沁部,极力推行“满蒙联姻”政策。在布木布泰刚两岁的时候,皇太极就娶走了她十五岁的姑姑(名叫“哲哲”)为嫡福晋。天命十年(1625),布木布泰只有十三岁,由父母专程护送,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亲姑父皇太极为侧福晋。皇太极迎亲至沈阳北冈,努尔哈赤率诸王及后妃出迎十里,入城后又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九年后,布木布泰二十六岁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可谓是姑侄三人同嫁一夫。
  
  皇太极在崇德元年(1636年)改后金为清时,册立了后宫五位后妃。他一生有子女的后妃共十五名,其中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崇德年间封的这五宫,称“崇德五宫”。这五位后妃是清一色的蒙古姑娘,而来自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姑侄就占了三席之位。姑姑哲哲被封为“中宫皇后”;姐姐海兰珠被封为“关睢宫宸妃”;布木布泰被封为“永福宫庄妃”。皇太极死后,庄妃的儿子福临继位,就是顺治帝,庄妃被尊为皇太后。顺治帝去世后,庄妃的孙子玄烨继位,就是康熙帝,她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史称之为“孝庄文皇后”。她聪明能干贤惠而有谋略,一生经历了清初三朝政局的变化,伴随着三朝君主,精心辅佐两位幼年皇帝,对清王朝的建立和清初政局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皇太极时期,她在妃的位置上,为皇太极生了一男三女,“赞助内政,越既有年”,并“佐太宗文皇帝肇造丕基”。皇太极死后,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视神器。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次兄代善,弟弟多尔衮、阿济格、多铎均紧张地四处活动,并不惜准备以刀兵相见来争夺皇位。在这关键时刻,孝庄文皇后凭着她的宠贵地位和聪明才智,笼络各方势力,终于使激烈的争位得以妥协,让她的儿子福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为了保住福临的帝位,她教育福临按帝王之仪行事,审慎处理和摄政王多尔衮的关系,与觊觎帝位的各种势力左右周旋。多尔衮死后,孝庄文皇后辅佐十四岁的顺治帝亲政。她在清初战乱频繁,国库空虚,兵饷不足的情况下,经常将后宫省下的钱物拿出来赈济兵民。她这种节省宫中开支赈济灾民的作法,一直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
 
  顺治十八年,年仅八岁的玄烨继位,就是康熙皇帝。此时的孝庄文皇后已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德高望重的太皇太后了。她虽然坚决不同意走上前台垂廉听政,却全力辅佐孙子主政。许多重要政务的处理都是与她的旨意分不开的。康熙帝十岁时生母病逝后,就由孝庄文皇后来教养,祖孙二人感情深厚。康熙帝每天上朝前或下朝后,都要到祖母房中请示问安,有时一日多次。孝庄文皇后经常对他面授机宜,以此来培养康熙帝处理政务的能力。她教导康熙帝“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用人行政,务敬以承天,虚公裁决”。康熙十二年(1673),三藩之乱爆发,不久,内蒙察哈尔部布尔尼又乘机兴兵北疆,严重地威胁京师的安全。在这紧要关头,孝庄文皇后成了康熙帝的主心骨。她要康熙帝沉着应战,一面遣使招抚,一面建议派大学士图海领兵前去镇压,使叛乱很快平定。她的督教扶佐,对康熙帝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有作为的皇帝起了重要作用。
 
  孝庄文皇后七十五岁去世于慈宁宫,临终留下遗诏,写自己盛年丧夫,中年丧子之哀情,全靠康熙帝一片孝心。后来康熙帝忆及祖母时,也满怀深情地说:“昔奉我皇祖太宗文皇帝赞宣内政,诞我皇考世祖章皇帝,顾复劬劳,受无疆休,大一统业。暨朕践祚在冲龄,仰荷我圣祖母训诲恩勤,以至成立”,忆自弱龄,早失怙持,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孝庄文皇后自清初册立为庄妃至成为太皇太后,直到康熙朝中期去世,约有五十余年。这段时间,正是清王朝入关统一全国并打下统治基础的重要年代,对于后来开创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有着重要的影响。孝庄文皇后在这段时间里,呕心沥血地辅佐三代君王,实属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蒙古族女政治家。


爱新觉罗皇太极宸妃——海兰珠
 
海兰珠画像
  清太宗皇太极是满清的开国皇帝,跟随努尔哈赤发动了对明朝的叛乱,生于公元1592年,卒于1643年,活了52岁,在位17年。皇太极征战多年,为满清占领全国打下基础。

  皇太极时的沈阳故宫中,有所谓“崇德五宫”后妃,这五宫为中官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崇德五宫后妃的地位远高于其他妃子,其他妃子尚有元妃、继妃、侧妃等。皇太极的后妃见于史籍者计有15人,史籍之外的更有多人。在这众多后妃中,天生丽质者不乏其人,然而皇太极惟独钟爱宸妃海兰珠。

  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的两个女性已经嫁给了皇太极,姑姑哲哲居中宫,享“椒房之尊”,二侄女布木布泰为永福官庄妃。后来在一次亲戚会面中,庄妃的亲姐姐海兰珠随母朝见皇太极,皇太极见海兰珠长的漂亮,就生了爱慕之心,于是顾不得从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已纳了一后一妃,还一定要娶这位美女。第二年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于是,后宫中出现了一姓姑侄三人同事一夫的“新鲜事”,海兰珠被封为东宫(天雎宫)宸妃。皇太极对这三位后妃恩宠有加,其中尤以宸妃最受宠爱。

  海兰珠与皇太极成婚时已经26岁,并非豆蔻年华,但是她长的漂亮,又有一种少女不具备的成熟美,更受皇太极青睐。此时皇太极已过不惑之年,比宸妃大16岁。皇太极封她为“东宫大福晋”,仅次于皇后,位居四妃之首。东宫也赐名为“关雎宫”,因为《诗经》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取名关雎是对海兰珠容貌的赞美。 
 
  崇德二年,宸妃在关雎宫生下一位皇子,按长幼排列,这是皇太极的第8子。在过去,即使在中宫有子嗣的情况下,宠妃生子,亦有希望成为太子,将来可以继承皇位,何况中宫皇后自入宫以来,一直未生个皇子,立嫡已不可能,那么宸妃的这位皇子很有可能成为太子。爱妃产子,皇太极大会群臣,盛筵宾客,同时颁发大赦令,释放了许多囚犯。他的理论根据是“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规”。  
 
  然而,前7个皇子诞生时,并未举行什么大型庆典活动,也未大赦。之后,庄妃生第9子,麟处宫贵妃又生下第11子,亦未如此隆重地办理。由此可见,皇太极是将宸妃生的皇八子作为“储君”来对待的。因庞爱宸妃而宠皇八子,也算是“爱屋及乌”吧。
 
  皇八子诞生之庆典,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均来供奉大量贺礼,一时间,盛京(今沈阳)城内热闹无比。此时的皇太极,开疆拓土,称雄于东北,加之娇妻产子,诸事顺遂,可谓得意之极。可是真应了“好景不长”这句俗语,倍受娇宠的皇八子不到1岁便夭折了。痛失爱子,使皇太极十分悲痛,然而他毕竟还有健在的7个儿子,而且两天之后,庄妃又给他生了一个皇子,得子的喜悦在某种程度上又缓解了他的悲痛。庄妃也是他倾心喜爱者,虽不如其姐宸妃,但也是四大妃子之一。
 
  受打击最大的是宸妃,皇八子从诞生到将近1岁,给她带来了诸多辛苦,更带来了难以形容的欢乐。母以子贵,她对皇儿抱着多大的希望啊!然而,这一切都成为泡影。皇儿去后,她朝思暮想,白天不进饮食,夜晚彻夜难眠,不久便身染重病。皇太极除多方安慰开导外,又厚赐宸妃财物仪仗,但是,这一切都无法医治她失子的心病。海兰珠终于撒手人衰,命归西天,年仅33岁。
 
  宸妃病危时,皇太极正率军在侵略大明,作为三军统帅,是不应该离开阵地的。可是,宸妃不是一般的妃子,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皇太极还是决定返京探望宸妃,便启驾返还盛京。刚入盛京城,就传来宸妃去世的噩耗,来晚了一步,未得与心爱的人诀别。皇太极抢入大清门,直扑关雎宫,出现他面前的只是宸妃的遗体。皇太极泪如雨下。宸妃之死,对皇太极精神打击极大,于是“饮食顿减,圣躬违和”,以致害了一场大病,自此后再没有重返松锦战场,从而也结束了他40余年的戎马生涯。
 
  宸妃的死,使皇太极难以自拔。自宸妃死后,皇太极频繁地举行各种祭典活动,并请僧道人等为宸妃布道诵经,超度亡魂。皇太极亲撰了祭文。
 
  松锦大战后,关外四座重镇全部沦陷于后金,关外障碍既除,那么满清挥师入关,侵略中原亦指日可待。然而,胜利的喜悦,似不能冲刷掉皇太极的悲伤。对宸妃的思念与难解的忧伤,严重损害了皇太极的健康,以致他的身体日渐衰弱,甚至连日常朝政也“难以躬亲办理”。在宸妃去世两年之后,皇太极也病人膏盲,死在清宁宫,享年52岁。历史记载皇太极是“无疾而崩”,年仅52岁怎么算是无疾而终呢?传说与多尔衮有关,但史学界对他的死至今尚无定论,也许宸妃海兰珠的早逝,是一个重要原因。
 
QQ:447491958 Emal:4474919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