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历史广场 灯下杂谈 关于本站 激情留言        
相关文章
隋代进士名录简介
唐代状元名录简介(1)
唐代状元名录简介(2)
唐代状元名录简介(3)
五代十国状元名录简介
北宋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北宋状元的地理分布
北宋状元寿命浅析
北宋状元名录简介(1)
北宋状元名录简介(2)
南宋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广场 >> 隋唐五代 >> 正文
 
唐代状元名录简介(1)

  孙伏伽:贝州武城(今河北清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壬午科状无。为唐代第一科状元,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孙伏伽早年在隋朝时考中进士,隋炀帝大业末年任大理寺史,是一位怀才不遇的下级官吏。隋亡后,入唐做官。曾于武德初年上书高祖,坦言三事:一"开言路";二废"百戏散乐";三请"为皇太子及诸王慎选僚友"高祖阅后大喜,用其为治书侍御史,并赐帛三百匹。不久,孙伏伽又在灭王世充、窦建德后建议李渊取消追究王窦余党的命令,又为平定边防、减税赋等事频频上表献策,又请设"谏官"一职,高祖均采纳。武德五年,孙伏伽因上疏而被免官。当时科举制度尚未完备,故孙伏伽能以免官之身应进士科考试,取中第一,官授刑部郎中。唐太宗贞观元年(627)曾上疏谏止游猎骑射,被采纳,贞观五年免官,不久又起用。贞观十四年(641)拜大理卿,成为朝廷重臣。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因年老辞官,显庆三年(658)病逝于家。
  孙伏伽为人忠直诚恳,敢于直言上谏,有魏征之风。其性格宽宏大量,处事从容,荣辱不惊。拜治书侍御史时,自己先从朝中得旨,归家后秘而不宣,待朝廷制文到来,合家狂喜而孙伏伽若无其事。 

  宋守节: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高宗总章三年(670)庚午科状元及第。该科取进士五十四人。同榜有杜审言等。《唐才子传》记该年为咸亨元年。

  弓嗣初:籍贯、字号、生卒年皆不详。唐高宗咸亨四年(673)或咸亨五年(674)状元。《唐诗纪事》称其"咸亨二年(671)第一人及第"。但咸亨二年不开考,《登科记考》疑为四年或五年。本文取其说。咸亨四年考官为考功员外郎杜易简,取进士七十九人;咸亨五年考官为考功员外郎王方庆,取进士五十七人。重试及第十一人。弓嗣初及第后,曾任雍州(今陕西西安西北)司功。今存其诗二首。录其一《晦日宴高氏林亭》:"上序春晖丽,中园物候华。高才盛文雅,逸兴满烟霞。参差金谷树,皎镜碧塘沙。萧散林亭晚,倒载欲还家。"另一首见《全唐诗》卷七十二。

  郑 益: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乙亥科状元及第。其人正史无名,事迹失考。该科考官为考功员外郎骞味道。取进士四十五人。其中有沈佺期、宋之问等。

  许 且: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状元及第。其人正史无名,《唐才子传》卷一云:"陈子昂字伯立,梓州人,开耀二年许且榜进士。"可知许且为本科状元。清徐松《登科记考》记载:该年进士五十五人,重试及第十一人。本年考官为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同榜还有刘知几等。

  吴师道:又作吴道师、吴道古。祖籍邺县(今河北临漳),字号、生卒年不详。唐则天武后光宅二年(即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乙酉科状元及第。同榜共取进士二十七人(先取二十二人,后又取五人,皆因圣意),考官:刘廷奇。试题为《九河铭》和《高松赋》。取状元后入仕。至开元年间任司勋员外郎、吏部侍郎、户部郎中等职,善作文。《文苑英华》载有他考试对策的五道全文。

  陈伯玉:籍贯、字号、生平均不详。唐则天武后垂拱三年(687)丁亥科状元及第。同榜进士共六十五人。其人正史无名,事迹失考。《玉芝堂谈荟》及《登科记考》仅记载其为状元。

  姚仲豫: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丙午科状元及第。同榜进士共三十二人。考官:考功员外郎赵彦昭。其人正史无名,事迹失考。

  赵 蒙,唐代状元,及第时间不详。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曾任湖州牧。

  崔 液: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字润甫,乳名海子。生年不详,约卒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唐代状元,及第时间无考。约在先天元年(712)以前某年。崔液祖父崔仁师,唐太宗贞观年间任中书侍郎;崔液哥哥崔湜进士及第后官至中书令。崔液自幼喜爱文学,擅写五言诗。及第后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封安平县男。先天二年(713),其崔湜获罪流放岭南,中途又被赐死,崔液怕受牵连,改名换姓藏于郢州(今湖北钟祥)人胡履虚家中。逃亡期间曾写《幽征赋》,后遇大赦,返京途中病亡。其友人裴耀卿编《崔液集》十卷。今已佚。现存其诗十二首。今录其一:《代春闺》:"江南日暖鸿始来,柳条初碧叶半开。玉关遥遥戍未廻,金闺日夕生绿苔。寂寂春花烟色暮,檐燕双双落花度。青楼明镜画无光,红帐罗衣徒自香。妾恨十年长独守,君情万里在渔阳。"

  常无名: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生于唐则天武后垂拱四年(688),卒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唐睿宗景云三年(712)壬子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三十七人。考官:房光庭。取状元后,同年又考中"手笔俊拔、超越流辈"科,开元十年(722)又取文藻宏丽科并撰文上陈,盛赞玄宗之德,歌颂天下太平。开元十四年任鄠县尉,后官至礼部员外郎。常无名出身名门望族,是德宗朝宰相常衮的叔父。常无名生时颇有文名,喜作宏篇巨制,可惜年久失传,今《全唐诗》仅存其《唐思恒律师志铭》一文。

  李 昂:籍贯、字号、生卒年不详。唐玄宗开元二年(714)甲寅科状元及第。考官:王邱。取状元后做官,唐开元二十四年任考功员外郎。主进士科考试,注重从下层知识分子中选拔人才。主张公平取舍,然处事过急,被进士李权抓住话柄。李昂曾说过:"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李权说:"昔唐尧衰怠,厌倦天下,将禅许由,由恶闻,故洗耳。今天子春秋鼎盛,不揖让于足下,而洗耳何哉?"言外之意,李昂有篡位之心,李昂非常惶恐。如实上告,唐玄宗认为:考功员外郎位卑言轻,不足以服众,遂以礼部侍郎主持进士科考试。礼部选士由此开始,李昂后官至吏部郎中。李昂擅诗,有《戚夫人楚午歌》,现《文苑英华》载有李昂应试的《旗赋》全文。《全唐诗》有其存诗二首;《全唐文》有文四篇。

  范崇凯:四川内江人,字号、生卒年不详。唐玄宗开元四年(716)丙辰科状元及第。同榜进士十六人,有薛邕等。本科赋题为《丹甑赋》。相传范崇凯善属文,以笔千言立就,文思机敏。唐玄宗曾命作《华萼楼赋》,范崇凯之作倍受好评。其弟元凯与之齐名,当时号为"梧冈双凤"。

  王 维: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字摩诘。生于周武后长安元年(701),卒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唐玄宗开元九年(721)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裴明复。王维官终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又因其曾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亦称河东王氏。
  王维早年丧父,聪颖过人,九岁即能作词赋,懂音律,熟琵琶并深受佛教思想熏陶。其诗作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他和歧王李范关系密切,开元初年被任为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获罪,降为济州司仓参军。王维应举之前,得知公主预定名士张皋为状无,颇为不满,求歧王帮助。五日后,身着锦绣之衣,随歧王拜见公主,独奏琵琶,满座皆惊,公主称奇,王维又献上所做诗作,公主读罢大惊:"此早已熟读之诗,原以为古人佳作,岂知竟出自汝之手!"遂请至上座。歧王乘机语及解头之事,公主一口应承,后王维果先后取解头、状头。关于取状元时间,《唐才子传》、《登科记考》记载为开元十九年,新旧《唐书》分列记为开元初年和开元九年,《唐才子传校注》经考证认为是开元九年,本文从其说。
  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任宰相,王维上诗请求引荐,被任为右拾遗,后张九龄被贬,王维也于当年秋天出使塞上,在凉州小住。开元二十七年返回长安。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从开元末到天宝未这十五六年内,王维过着平静的文官生活,他在辋川买下产业,常与文友聚会,写下大量田园诗。同时又参禅信佛。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他被迫受伪职,在此期间他曾写《凝碧池》诗,其中有"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之句,表现了对朝廷的怀念,受到唐肃宗嘉许,战后得到宽恕。此后一段时间,他万念俱灰,"以禅诵为事",上元元年官至尚书右丞。留有《王右丞集》,他的五言山水诗艺术成就高超。其山水画为画家南宗派之祖,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死后葬于蓝田别业之西。该庄园位于今蓝田县南部的辋谷内。

  杜 绾: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号、生卒年不详。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甲子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一人。同榜有祖咏等。考官:考功员外郎贾季阳。试题《终南山望余雪诗》等。杜绾取状元后入仕,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又登王霸科(唐考试科目的一种),官至京兆府司录参军,不显而终。杜家为望族,世代为官,入相者达十一人。其子杜黄裳,于宪宗朝为相,封邠国公。

  严 迪:籍贯、字号、生平均不详。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丙寅科状元及第。同榜有进士三十一人。考官,严挺之。试题为《考功箴》等。唐天宝年间,严迪又登书判拔萃科(唐代众多考试项目之一)。今《全唐文》存其《对张侯下网判》一文。

  李 嶷:籍贯、字号、生平均不详。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丁卯科状元及第。同榜有王昌龄,常建等共十九人。考官:严挺之。试题为《积翠宫甘露颂》。李嶷曾任右武卫录事参军官职,为一时名士。擅诗,今《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虞 咸:籍贯、字号、生平均不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戊辰科状元及第。同榜有贺兰进明等进士二十人。考官:严挺之。虞咸取状先后不久又取书判拔萃科第一,今《全唐文》存其《对太宝择嗣判》一文。

  王正卿:籍贯、字号、生平均不详。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己巳科状元。 此人正史无名,事迹失考。

  徐 征:籍贯、字号,生平均不详。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癸酉科状元及第。同榜进士二十五人。徐征曾官少监之职,不显而终。

  李 琚:顿邱(今河南清丰)人。字号不详,生于周武后延载元年(694),卒于唐玄宗天宝九年(748)。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甲戌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七人。同榜有颜真卿等,考官:孙逖。本科试题为《梓材赋》和《武库诗》。李琚同年又得博学宏词科第一名。所做之赋为《公孙弘开东阁赋》。李琚曾官石山县令,官至洛阳尉,与颜真卿过从甚密。善书法,尤工"八分书"。开元二十五年(737)撰《唐真定令杜府君遗爱颂》即以"八分书"之体书之。

  贾 至:一说贾季邻,长乐(今河北冀县)人,(一说河南洛阳人)。字幼邻。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乙亥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七人,同榜有李颀、萧颖士等。考官:考功员外郎孙逖。贾至生于官宦家庭。父贾曾官至太子舍人和礼部侍郎。贾至早年曾跟从玄宗避安史之乱于蜀中,拜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将军王去荣因擅杀县令,依法当斩。但是,肃宗因惜其才下诏免死罪。贾至谏之,反对赦免王去荣。后被贬为岳州司马,又升为尚书左丞、礼部侍郎,代宗大历初年任兵部侍郎。大历七年,死于右散骑常侍任上。终年五十五岁。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贾至才学出众,为官清正。有诗文集三十余卷传世。

  崔 曙:定州(今河北定州)人。生年不详,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戊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三人。考官:礼部侍郎姚奕。试题《拟孔融荐弥衡表》、《明堂火珠诗》。崔曙自小孤贫。工于诗,因沦落而居宋州(今河南商丘)。他在《明堂火珠诗》中写道:"正位开重屋,中天出火珠。夜来双目满,曙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生欲望无。还将圣明代,国宝在京都。"其中"夜来双目满,曙后一星孤"之句颇得玄宗赞赏,取为状元。官授河内尉,第二年病故,仅留下一女名星星。人皆以为应"曙后一星孤"之句。崔曙喜交游,与薛据等友善。工诗,人称其诗言词款要、情趣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全唐诗》有其存诗一卷。《全唐文》有《瓢赋》一篇。

  王 阅,籍贯、字号、生平均不详。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壬午科状元及第。同榜进士二十三人。考官:礼部侍郎韦陟。天宝八年(749)又中拔萃科第一,后不知所终。

  刘 单:凤翔歧山(今陕西歧山)人,生年不详,卒于唐代宗大历初年(767年左右)。唐玄宗天宝二年(743)癸未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六人。考官:礼部侍郎达奚珣。刘单曾官奉先尉,后提至司勋郎中,代宗时官至礼部郎中,与宰相元载同乡并有交往。元载曾厚遇刘单,欲引为知己,以便日后继其位,不料刘单不久即病故。余事不可考。

  赵 岳:籍贯、字号、生平均不详。唐玄宗天宝三年(744)甲申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九人,同榜岑参居第二。考官:礼部侍郎达奚珣。

  羊袭吉: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玄宗天宝五年(746)丙戌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一人。考官:礼部侍郎达奚珣。此人正史无名,事迹失考。

  杨 护:籍贯、字号、生卒年均不详。唐玄宗天宝六年(747)丁亥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三人。考官:礼部侍郎李岩。试题《罔两赋》。杨护官至水部郎中。

  杨 誉:籍贯、字号、生卒年均不详。唐玄宗天宝七年(748)戊子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四人。同榜有何幼嗣、李嘉祐等。考官:礼部侍郎李岩。杨誉曾官慈州刺史、汾州刺史。谥静,《全唐文》有其《纸鸢赋》一篇。

  李巨卿:籍贯、字号、生平均不详。唐玄宗天宝十年(751)辛卯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人。同榜有钱起等。考官:兵部侍郎李麟。试题为《豹舄赋》和《湘灵鼓瑟诗》。

  杨 儇: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癸巳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五十六人。同榜有张继、鲍防、皇甫曾等。考官:礼部侍郎杨浚。杨儇史传无名,事迹失考。

  杨 纮: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甲午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三十五人,同榜有元结、韩君平等。考官: 礼部侍郎杨浚。

  常 衮: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夷甫,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卒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55)。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乙未科状元及第。其父常无为是三原县丞。常衮登第后由太子正字授补阙起居郎,永泰元年(765)授中书舍人。广德元年(763)以右补阙充翰林学士,不久任考功员外郎。期间宦官鱼朝恩恃宠专权,群臣竞献珠宝邀宠,常衮上书曰:所贡宝物,源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代宗赞许,加封常衮为集贤院学士。大历九年(774)升礼部侍郎。连续三年主科考。处事谨慎、墨守陈规。大历十二年(777)拜相,杨绾病故后,独揽朝政。以文辞出众而又登科第为用人标准,堵塞买官之路。对朝中众官俸禄亦视其好恶而酌定。封河内郡公。德宗即位后,被贬为河南少尹,又贬为潮州刺史。不久为福建观察史。常衮注重教育,增设乡校,亲自讲授,闽地文风为之一振。建中四年(755)死于任上。享年五十五岁,追赠为尚书左仆射。常衮性清高孤傲,不妄交游。为政苛细崇尚节俭,反对腐败。有文集十卷、诏集六十卷行世。《全唐诗》存其诗九首。   

  卢 庚: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丙申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三十三人。同榜有郎士元。皇甫冉等。考官:礼部侍郎杨浚。试题为《东郊迎春诗》等。年代久远,事迹无考。

  杨仲昌:(约公元七一0年前后在世)字蔓,虢州閺乡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睿宗景云元年前后在世。以通经为修文生,累调不甚显。以河阳尉对策,玄宗擢第一,授蒲州法曹参军。判入异等,迁监察御史。坐累为孝义令。太守萧恕表其政,徙下邽。终吏部郎中。仲昌著有文集十五卷,《新唐书艺文志》行于世。

  洪 源:籍贯、字号、生平均不详。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壬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七人,中有杜黄裳、耿湋等。考官:礼部侍郎萧昕。试题为《日中有王字赋》等。

  杨栖梧: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甲辰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十三人。有苏涣等人。考官:礼部侍郎萧昕。杨栖梧于唐肃宗时曾登书判拔萃科。《全唐文》存其《对舍嫡孙立庶子判》一文。

  萧 遘: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乙巳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七人。考官:上都为尚书右丞贾至,东都为礼部侍郎杨绾。试题为《辕门箴》等。

  齐 映:瀛州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生于唐玄宗天宝八年(747),卒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己酉科状元及第。齐映出身官宦之家,其父齐玘官太常少卿。齐映状元及第后,又中博学宏词科,补河南府参军,被滑亳节度使令狐彰选中为掌书记,后又招为婿。建中年初(780)升为刑部员外郎,随后参军,又遇兵乱,幸得军中士兵指路而脱身。德宗巡幸奉天,授齐映为御史中丞。因办事忠直,深受德宗信任。常令随侍左右。兴元年初(784)随皇帝巡幸梁州,宁道路奇险处,均亲为德宗牵马,即被提为给事中,回京都,转为中书舍人。贞元二年(786)累官至中书侍郎、御史大夫。齐映原与张延赏有师生之谊,交情颇厚。日久张延赏居于齐映之下,嫉妒之心渐起,加之张延赏多次为亲属谋官,均被齐映拒绝,张延赏恼羞成怒,弹劾齐映。贞元三年正月,齐映被贬为夔州刺史,又转为衡州刺史。在江西观察史任上,将八尺高之磁瓶朝贡,作为皇帝生辰贺礼,想重获恩宠,终未如愿。贞元十一年七月卒。享年四十八岁,朝廷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忠"。齐映善画山水,为官亦清正,但过于看重官位,为名所累。

  李 博:籍贯、字号、生平失考。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庚戌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七人。考官:上都为礼部侍郎薛邕,东都为留守张延赏。

  王 溆:籍贯、字号、生平俱不祥。唐代宗大历六年(771)辛亥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八人。同榜有章八元等。考官:上都为礼部侍郎张谓,东都为留守张延赏。

  张 式: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约生于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壬子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三十三人。考官:上都,礼部侍郎张渭。张式出身于官宦家庭。其曾祖张大礼为坊州刺史;祖父张绍贞为尚书右丞;父亲张泚官至苏州司马,其弟张正甫官至吏部尚书,侄儿张元夫、张杰夫、张征夫先后进士及第。张式曾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司员外郎、户部郎中。贞元十五年(799)为河南少尹飞骑尉。后不知所终。张式好学工文,今《全唐文》存其《燕昭王筑黄金台赋》等两篇。   

  杨 凭: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字虚受,一字嗣仁。唐代宗大历年九年(774)甲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二人。考官:上都为礼部侍郎张渭,东都为留守蒋涣。试题:东都试《腊月祈天宗赋》《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上都试《元日望含无殿御扇开合诗》等。杨凭早年丧父,其家于安史之乱中移居苏州,历官起居舍人、礼部郎中、兵部郎中、刑部侍郎、监察御史。为人重交游,尚气节,讲信用,与穆质、许孟容、李鄘为友。元和四年(809)任京兆尹。开始大兴土木,营造私宅,又召妓纳妾,铺张奢侈,被与其不和之御史中丞李夷简参劾,贬为临贺尉,官终太子詹事。杨凭性情孤傲,恃才凌人,但才干过人,时有政绩,尤善文章。《全唐诗》有存诗一卷。其弟杨凝、杨凌于大历年间相继状元或进士及第,时号"三杨"。

  丁 泽,籍贯、字号、生平均不详。唐代宗大历十年(775)乙卯科东都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七人。同榜有王建等。考官:东都为留守蒋涣。试题为《日观赋》和《龟负图诗》。诗云:"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五方行有配,八卦义宁孤。作瑞旌君德,披文协帝谟。乘流喜得路,逢圣幸存躯,莲叶池通泛,桃花水自浮。还寻九江去,安肯曳泥途。"《全唐文》存其《日观赋》一篇。

  黎 逢:籍贯、字号、生卒年均不详。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丁巳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二人。考官:礼部侍郎常衮。试题为《通天台赋》,以"洪台独存,浮景在下"为韵。黎逢于大历十一年(776)游长安,与著名诗人韦应物等友善,并互唱和,第二年,应进士科考。开试时因故迟到,便于檐前设席应考,主考官先是觉得奇怪,又讥讽他不知考场规矩,黎逢貌若山野之人,昂然入坐。主考官颇感惊异,以为此人一定胸有成竹,便令人在旁观看,句句来报,初闻报是"行人徘徊日",又连报数联,听后连连称奇,后拔为状元。入仕后于建中三年(782)任监察御史,后行迹不详。黎逢有文名,诗赋俱佳。其赋尤为时人称道。今《全唐诗》有其诗二首,《全唐文》有其赋九篇。

  杨 凝: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字懋功,生年不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正月。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戊午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一人。杨凝早年丧父,和兄杨凭、弟杨凌奉其母避难于苏州。中状元后曾任侍御史,后为司封员外郎,为当权者忌,久之才升迁右司郎中,贞元十二年(796)为董晋奏降任宣武节度判官。又二年,兼任亳州刺史,教民垦田,兴修水利,高筑堤防,于治理水患方面颇有政绩。后来孟叔度阻挠军治,杨凝无法施展才干,亦沉沦。贞元十五年,董晋死后,汴州军乱,逃还京师。闲居三年后授兵部郎中。因病于贞元十九年(803)正月死于任上。杨凝哥哥杨凭,大历九年状元。弟杨凌亦中进士。号为"三杨"。杨凝能文善诗,有文集二十卷。今《全唐诗》有其存诗一卷,多为低吟浅唱抒发离情别绪。如《春霁晚望》:"细雨情深小苑东,春云开气逐光风。雄儿走马神光上,静女看花佛寺中。书剑学多心欲懒,田园荒废望频空。南归路极天连海,唯有相思明月同。"

  王 储:籍贯、字号、生卒年均不详。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己未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人。考官:礼部侍郎潘炎。试题:《寅宾出日赋》和《花发上林苑诗》。王储曾官詹事之职,与诗人卢仝过从甚密。有唱酬之作。(见《送王储参事西游献马书》一诗)。王储应试作分别见于《全唐文》和《全唐诗》。  

  魏弘简:巨鹿(今河北巨鹿)人。生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卒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庚申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二人。考官:礼部侍郎令狐垣。取状元后入仕,贞元元年(785)又取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两科,历官户部侍郎等。  

  崔元翰: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州)人。名鹏,字以行。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卒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崔元翰之父名良佐,是齐国公崔日用的堂弟,因母丧而隐居教书治学,多有著述。崔元翰通经史、工诗文,年近五十始举进士。府试、省试皆第一,中状元后,博学宏词科、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又皆第一。主考官于邵赞曰:"不十五年,当掌诏令。"贞元三年(787)召入朝为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七年知制诰。于朝中言辞温厚,举止庄重得体,有典诰之风范。然而他生性刚烈,不为世所容。知制诰不到两年即被降职,不久病故。崔元翰是学者型的官僚。性喜孤独,极少结交,一心于翰墨,好学不倦。他师法班固、蔡邕。尤善对策、奏记及碑志。主张文以载道。今《全唐诗》存其诗七首。录其一首《雨中对后簷丛竹》:"含风摇砚冰,带雨拂墙衣。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其弟崔敖、崔备亦与他同取进士科,兄弟三人名列一榜前列,传为佳话。

  薛 展:籍贯、字号、生平均不详。唐德宗建中四年(783)癸亥科状元及第。本科进士及第二十七人。同榜有武元衡等。考官:礼部侍郎李纾。试题为《易简知险阻论》。

  郑全济: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德宗贞元元年(785)乙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三人;考官:礼部侍郎鲍防。
 
QQ:447491958 Emal:4474919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