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
(2)洪武4年辛亥科(1371):本科举行后,洪武5年明太祖下旨停止科举,历十二年,至洪武十七年重新恢复。洪武5年是否有科举,有待核实后更正。 |
(3)洪武30年丁丑科(1397):会试时,翰林院学士刘三吾、纪善、白信蹈为考试官,会试出榜后,所录50人中进士的皆江南士子,北方学子大哗。朱元璋命张信等人重新阅卷,张信等坚持认为南方学子文采在北方之上,不允更改。朱元璋于是将张信等弃市处死,重发夏榜,自阅试卷,所取中61人学子,完全是北方人,于六月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名状元。因此世称春夏榜,也称南北榜。 |
(4)永乐9年辛卯科(1411):本科于永乐七年(己丑)会试后,因明成祖去北京巡狩,至辛卯三月才回京举行廷试。因此本科也称为己丑科。 |
(5)明初会试原在南京,自永乐13年乙未科(1415)本科始,改在北京举行。 |
(6)天顺七年癸未科(1463):因试场焚毁,会试改至八月举行,殿试也推迟到次年(甲申)三月。因此天顺8年甲申科(1464)本科也称癸未科。 |
(7)正德16年辛巳科(1521):本科于正德十五年(庚辰)会试后,因明武宗南巡,殿试未及举行,次年二月武宗殁,至世宗接位后方举行殿试。因此本科也称庚辰科。 |
(8)万历44年丙辰科(1616):本科会元沈同和,因试卷为第六名赵鸣阳代作,事发被谪,会试录上亦即除名,故本科无会元。 |